期刊简介

  《风湿病与关节炎》杂志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,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系列杂志之一。系国家临床医学类风湿病专刊,目前已为中国核心期刊(遴选)数据库收录期刊、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(CNKI)收录期刊、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。

  《风湿病与关节炎》是面向国内外发行的突出中国风湿病学特色的专业学术期刊,以风湿病的临床诊断、治疗、护理、康复、预防为主,涵盖与之相关的中医、西医、中西医结合等专业,突出临床实用性。办刊宗旨是:报道风湿病与关节炎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,搭建学术交流平台,为提高我国风湿病与关节炎疾病诊疗水平服务。每期有专题,每季有专论,每年有专辑。

  编委会主要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中、西医风湿病相关专业专家组成。审稿专家主要是在编委会的基础上,聘请热心期刊编审工作,工作认真负责,办事公道,治学严谨的专家学者。


首页>风湿病与关节炎杂志
  • 杂志名称:风湿病与关节炎杂志
  • 主管单位:中国科学技术协会
  • 主办单位:中华中医药学会
  • 国际刊号:2095-4174
  • 国内刊号:10-1073/R
  • 出版周期:月刊
期刊荣誉: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收录:万方收录(中), 上海图书馆馆藏, 国家图书馆馆藏, 知网收录(中), 维普收录(中)
风湿病与关节炎杂志2016年第06期

腰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(下)

李满意;张子扬;娄玉钤

关键词:腰痹, 脊柱炎, 强直性, 腰肌劳损, 腰椎间盘突出症, 肢体痹, 风湿病(痹病)
摘要:5历代医家对腰痹的论述在《内经》之前,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《阴阳十一脉灸经》对本病就有描述:“钜阳脈主治,其所产病,??北(背)痛,要(腰)痛,尻痛。”是现存文献对本病的早论述。《内经》在《素问·刺腰痛》篇系统论述腰痛,认为十二经脉皆可令人腰痛,为后世所宗;另外,在其他篇中涉及腰痛也有数十处。汉·张仲景《伤寒论》中有腰痛的论述,其在《金匮要略》首论“肾着”曰:“肾着之病,其人身体重,腰中冷,如坐水中,形如水状,反不渴,小便自利,饮食如故,病属下焦,身劳汗出,衣里冷湿,久久得之,腰以下冷痛,腹重如带五千钱。”后世多宗之。《诸病源候论》自《内经》之后,再次详细论述腰痛,专门列有“腰背病诸候”,论有“腰痛候、腰痛不得俯仰候、风湿腰痛候、卒腰痛候、久腰痛候、肾着腰痛候、腰候、腰脚疼痛候”等。在“妇人妊娠病诸候”中还论有“妊娠腰痛候”,“妇人产后病诸候”论“产后腰痛候”等。首次明确本病病因病机,并按病因分为5种腰痛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论腰痛,先引《诸病源候论》条文,再论腰痛,论有五种腰痛、风湿腰痛、久腰痛、卒腰痛、腰痛强直不能俯仰、肾着腰痛、妊娠腰痛、产后腰痛等。唐·王焘《外台秘要》同样宗《诸病源候论》之说论述腰痛。《圣济总录》专设有“腰痛门”,论有腰痛统论、腰痛、卒腰痛、风湿腰痛、腰痛强直不得俯仰等;另外,在“虚劳门”有虚劳腰痛;在“产后门”有“产后腰痛”等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以三因论述腰痛,曰:“夫腰痛,虽属肾虚,亦涉三因所致:在外则脏腑经络受邪,在内则忧思恐怒,以至房劳坠堕,皆能致之。”《妇人大全良方》列有腰痛方论、腰脚方论、产后腰痛方论等。《丹溪心法》详论腰痛,曰:“腰痛主湿热、肾虚、瘀血、挫闪、有痰积。”“肾虚、瘀血、湿热、痰积、闪挫,腰痛之脉必弦而沉。弦者,为虚;沉者,为滞。若脉大者,肾虚;涩者,是瘀血;缓者,是湿;滑与伏者,是痰。”《医方类聚》曰:“腰痛之疾,所感不一,有因风、寒、暑、湿,伤于肾经,发为腰痛者;又有坠堕险地,闪动腰胁,气血凝滞而痛者。”明·虞抟《医学正传》先引用《内经》论述腰痛,后引丹溪之说论脉法,再论治法。龚信《古今医鉴》以“脉、病、治、方”论述腰痛,具有特色。《医林绳墨》论腰痛曰:“盖肾虚而受邪,则邪胜而阴愈消,不能荣养于腰者,故作痛也。”皇甫中《明医指掌》在“腰痛证”中论有肾虚腰痛、肾着腰痛、寒湿腰痛、湿热腰痛、闪挫腰痛、瘀血腰痛、劳役腰痛、风热腰痛、风湿腰痛、气滞腰痛等。《景岳全书》列有“腰痛论证”,先列《内经》中12篇有关腰痛的条文,提出前人对腰痛的论述,并认为:“腰痛之虚证十居八九。”“其有实邪而为腰痛者,亦不过十中二三耳。”“凡积而渐至者,皆不足;暴而痛甚者,多有余;内伤禀赋者,皆不足;外感邪实者,多有余。”对腰痛的虚证、表证、寒证、热证、湿滞、跌扑等进行了论述。引用徐东皋之言强调房劳伤肾易导致腰痛,应引起重视。《医宗必读》曰:“《内经》言太阳腰痛者,外感六气也;言肾经腰痛者,内伤房欲也。假令作强技巧之官,谨其闭蛰封藏之本,则州都之地,真气布护,虽六气苛毒,弗之能害。惟以欲竭其精,以耗散其真,则肾藏虚伤,膀胱之府,安能独足,于是六气乘虚侵犯太阳。”《张氏医通》从之。清·傅山《傅青主女科》论产后腰痛,曰:“由女人肾位系胞,腰为肾腑,产后劳伤肾气,损动胞络,或虚未复而风乘之也。”陈士铎《辨证录》设“腰痛门”,按病因病机分为6则:一则房劳力役,又感风湿;二则肾虚无火;三则膀胱水闭,水入肾宫;四则病后脾湿,又误服补肾之药,湿入肾宫;五则跌打闪挫;六则露宿感犯寒湿之气。《张氏医通》列有“腰痛(腰酸腰软腰胯痛)”,曰:“腰痛尚有寒湿伤损之异,腰酸悉属房劳肾虚。”冯兆张《冯氏锦囊秘录》列有“方脉腰痛合参”,曰:“腰痛者,有肾虚,有湿热,有痰,有气滞,有跌扑瘀血。”进行辨证论述。《症因脉治》在“腰痛总论”中以外感内伤分类,列有症因脉治,详细论述,曰:“《内经》论腰痛,诸条不一。其曰太阳所至为腰痛,少阳腰痛如针刺,阳明腰痛不可顾,此数者,乃论外感腰痛也;其曰用力举重,入房过度,转摇不能,肾将惫矣,此论内伤腰痛也。今立外感三条,以该六气,内伤五条,以该七情。”《医学从众录》《类证治裁》从之。《金匮翼》列有风虚腰痛、湿冷腰痛、湿热腰痛、肾虚腰痛、食积腰痛、瘀血腰痛等。《杂病广要》大量引用前人之说论述腰痛。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曰:“凡人之腰痛,皆脊梁处作痛,此实督脉主之。”